『神州』第四集:道光
伴随着两千五百年的大沉沦,是两千五百年的大寻觅。
一次又一次,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寻觅和文化自救,变成了文化痉挛和文化嚎哭。
孔子倾注毕生心力宣扬敬天爱人的忠诚宽恕之道,到头来竟被扭曲成了专制主义的装潢粉饰。
孟子说大沉沦是人们背弃了天然本性,荀子却说大沉沦正是人们天然本性合乎逻辑的发展。
韩非子相信,孔孟那一套都是虚幻不实的玩意儿,唯有严刑酷法、权威实力才是硬梆梆的人间正道。
历史竟然如此无情和不幸。真正把持了神州命脉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和兵家。两千五百年来,哪一朝天下不是靠刀枪剑戟杀出来?用专政淫威来维系、以仁义道德作粉饰呢?
(学者余英时谈话)中国的政权并不是根据儒家建立的,而是在斗争中成功的。东周以后春秋战国分裂,然后慢慢有个势力出来,它的武力特别强、组织特别好、战斗力特别凶,那就是秦。秦是边疆---根本认为是蛮夷的,跟楚一样---不是中国文化的正宗。可是它用武力征服了天下,就建立了另一套东西,这套东西是根据法家来的。
法家根本不问基本原理的问题,只说你告诉我你要怎么样一个统治,我就告诉你我用什么方法,让你达到那个统治。那个统治就是一个皇帝在上面抓住权,另一方面建立一个官僚系统,一层一层地负责,这是法家的理想。法家不问基本价值问题,它也不是反价值,基本上就是置之不问,只讲一个目的:就是达到统治稳定的统治。
在天道远、人道近的中国,人道终于成了兵道、成了霸道,以人为本的自省自救,终于成了以兵为本的自残自虐。
历史应验了一句无名格言:人道以兵为先。汉儒董仲舒,也看出人若不敬天,便无可救药。于是以天人感应之说,吓唬君王、挽救人心,终究不成气候。
三国攻伐、八王之乱、五代十六国、魏晋南北朝,三百年腥风血雨中,佛教似乎带来了一线新希望,连皇帝们也纷纷皈依佛门。然而一代又一代出家人的巨大虔诚,并没有改变这个泱泱大国苦难多舛的历史命运。
朱熹来了。他要用天理抑制人欲,却不晓得天理究竟在哪里,只是转着圈儿说人心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心。于是这莫须有的天理在赤裸裸的人欲面前,正像孕育了它的宋王朝在野蛮的匈奴面前一样,软弱无力、一败涂地。
明朝出了个王阳明,他说人们只要象猫逮老鼠一样,不放过任何一闪而过的私欲,就可以心底无私、天理纯全。他作知县时,真的率众操练起猫逮老鼠的内心功法,眼看全无功效,"贼民"四起,这位夫子立即率众操练起兵法,赤膊上阵,立下战功,当上了南京兵部尚书。
三十多年前,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叫人们狠斗私字一闪念,重演了王阳明这套把戏,到头来也是一场辛辣无情的讽刺。
为什么人本主义学说不但不能成为拯救的福音,反而成了专制主义的工具呢?为什么两千五百年的主旋律不是和平宽容、长治久安,而是你死我活、翻来覆去呢?
失去了天道,只剩下人道的神州,早已不再是神州,乃是一个赤裸裸的人州。她反复吟唱的,分明是一首天地间孤零零凄惨惨人自己的悲歌。
陈子昂当年在幽州台上唱的正是这首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字幕_道光)
两千五百年前,一位老人骑了头黄牛缓缓西行,来到函谷关。把守边关的尹喜见老人气宇非凡,恳求他留下真传。老人写下五千多字,悄然走了,不知去向。
这老人就是老子。
司马迁说,他不知道老子究竟是谁,是李聃呢,还是老莱子、太子儋,只断定:“老子,隐君子也。”
后人们又考究了老子两千多年,到今天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姓名、世系、籍贯、仕旅、行踪、享年,没有一样不成问题。就连他留下的五千多字,也是神秘莫测、大有玄机。说它是一部中国古经吧,它竟然只字不提中国的人物、事件、朝代和地域。说它是一门高深的智慧和学问吧,它竟然自称抛弃智慧、拒绝学问。
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似乎谁都知道,似乎谁都不知道。
其实老子早已料到了这一点,他说:
“我的话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实行,天下人却不能明白,不能实行。我的话有根源,我的事有主人,你们不晓得啊。”
这位老子,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文化谜团。
不仅如此,老子还带来了一个更大的历史谜团,两千多年来,举凡太平盛世,竟无一不是遵循了老子之说。
这是纯粹偶然的巧合呢?还是内含着某种神圣的必然?
(字幕:道光)
两千五百年间,几位遵老子之说,顺天道治国的皇帝,囊括了仅有的几百年辉煌时代: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等等。
(大字幕:大道隐去数百年战乱暴政之后第一次无为顺道—文帝景帝之文景之治)
春秋战乱、秦朝暴虐、楚汉之争,六百年苦难之后,学士陆贾向刘邦建言: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然而,直到刘邦之子孝文帝,在酷爱老子的窦皇后和老丞相陈平、曹参扶助下,才专以老子为师,无为顺道,使天下从放肆和躁动复归于敬虔和安息。
惠文帝废除了田地租税,废除了株连和肉刑,废除了秘密监视。
惠文帝听说祝祷官在祭祀的时候只为他祈求,不为百姓祈求,他气愤地说:
“这不是加重我的罪过吗?昔日先王献祭从来不求自己的福份。今后祭祀上天,不得为我祈福。”
民间传说甘肃成纪出现一条黄龙,惠文帝立即颁发诏书,说:“怪异神物,不能加害百姓,我要去郊外祭祀上帝。”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圃、车马和服饰,一点没有增加。修建陵墓,殉葬品不用金、银、铜、锡,只用瓦器,没有高大坟茔,保持山川原貌。文帝的遗诏说:
“百姓只要服丧三天,不得禁止婚嫁、酒肉、祭祀诸事,宫女全都放回家。”
文帝之子景帝,在窦太后督促下,依然持守老子之说。当时人心纯朴,天下丰裕,史称文景之治。
(大字幕:数十年战乱之后第二次无为顺道—光武帝之光武中兴)
王莽篡权,以繁文缛节托古改制,引起二十年大血战,国人死了三分之二。直到光武帝刘秀建立后汉,再循老子之说,以柔道治国,史称光武中兴。
有人对刘秀说:
“你小时候柔顺和气,没想到做了皇帝。”
刘秀笑答:
“我治理天下,也要用柔道。”
有儒生建议刘秀像汉武帝一样封禅泰山,刘秀说:
“百姓怨气未消,我这样做,是想欺骗上天吗?今日我要大赦天下,减轻赋税,裁减官吏,释放奴婢。将来我的丧礼也要仿照文帝,一切从简。”
继任的明帝和章帝大行三纲六纪,好景不长,便引发败局乱象,随之而来的是三百年战乱和暴虐。唐太宗李世民痛定思痛,返朴归真,公元637年,下达了遵循老子、崇尚天道的诏书。
(大字幕:数百年战乱暴政后第三次无为顺道—唐太宗之贞观之治)
这部《贞观政要》记下了李世民大治天下的秘诀。
李世民说:
“治理国家就像栽树一样,不去摇晃,才会生长。君王清静了,百姓怎么会不安乐呢?老子说过,不诱发人欲,民心就不会乱。诱发了人欲,民心就非乱不可了。”
李世民又对群臣说:
“我秉承天命,要至诚至敬地祭祀上天。近代拜五天帝、五人帝,不是神州道统,现在通通除去,只拜昊天上帝。”
李世民说:
“人们以为作了天子就可以为所欲为,错了。我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敬畏皇天。皇天虽然高高在上,却聆听卑下者的声音,我怎敢不恭敬呢?”
那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史称贞观之治。杜甫有诗曰:
“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
(大字幕:数十年暴政战乱之后第四次无为顺道—唐玄宗之开元之治)
武则天篡权,高扬佛法,自以为菩萨现身,却残忍无情,风声鹤唳,引发了九年宫廷残杀。直到李隆基入主皇宫,复归天道,大治天下。
李隆基亲自注解《老子》一书,下令规定士庶之家必备。又设立中央学术机构“崇玄学”,在京城和各州招生精读老子。
诗人李白,仙风道骨,此时被召入京,供奉翰林院,后来“赐金还山”、欣然唱到:
“问君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盲然去,别有天地在人间。”
这就是开元之治。杜甫有诗为证: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后来,李隆基痴迷杨贵妃,引发安史之乱,盛唐一去不复返。
五代十国打杀了几十年,宋朝先后向契丹辽人和女真金人巨额献贡,苟且偷安。直到蒙古大汗忽必烈的铁骑彻底扫荡了神州。明朝虽然收回了主权,自残自虐更为狠毒。倒是康熙大帝爱新觉罗以原始古朴的人类形态和轻省简约的统治风格入主故宫,颇为靠近老子之说。
(大字幕:近千年战乱暴政之后第五次无为顺道—康熙大帝之康乾之治)
皇宫的宫女从九千人一下子降至134人,减了98.5%。
宦官从十万人,减至五百人,少了99.5%。
金花银每年97万两,全部减除。
脂粉钱每月40万两,全部减除。
康熙说:
“从来与民休息,道在不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无为顺道则安邦治国,这个有目共睹的历史事实,不是极值得我们深思吗?
中国文化的主流不是天道主义而是人本主义,与此相应,中国历史的主流也不是和平与宽恕,而是动乱与专制。这种文化与历史的孪生现象,又是为什么呢?
历史作出了无情的评判:以人为本的自尊自救到头来变成了自残自虐;失了天道的人道到头来变成了残酷的兵道和霸道。而老子无为顺道之说,虽不得广行神州,只那星星点点,便成就了千古辉煌的奇异景观。
请听老子说:
“道是万物之主,是善人的宝贝,罪人的中保。美好的言辞固然可以博取尊荣,美好的行为固然使人得到敬重,然而人的不善怎能被剔除干净呢?所以,就是立为天子、身为太师、太傅、太保、财宝无数、荣华加身,还不如坐进这大道里呢!古时候为什么重视道呢?不就是因为在道里面,寻求就能得着、有罪可得赦免吗?所以道是天下最宝贵的啊!”
(原文字幕)
道啊道,看不见摸不着的道,你为什么如此神奇呢?
(字幕:道光)
道,天地之母,万物之根,众妙之源(《老子》)。
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
道,太初有道,道就是上帝,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是人的光(《圣 经》)。
(学者梁燕城访谈)太初有道,道(Logos)是信息的意思,神的话成为万有的根据,也成为万有的规律。当代的量子力学就非常奇妙地发现,万有事实上是根据很多信息的秩序组成。这主要是由DavidBohm,著名的量子力学大师提出_说万有有一个看不见的秩序叫"ImplicateOrder",里面都是非常复杂的信息系统,造成我们看见的秩序叫作"ExplicateOrder。
中文“道”这个字也有信息、语言的意思。老子那个时候非常奇妙地体会到,宇宙背后是有真理的信息存在。
《庄子》里面提到"道,有情有信",从前后文里还可以看到,庄子心中的神是有位格的。这个传统一直到一九一一年,就是上帝是没有形像的。天坛里没有偶像,祈年殿里一个偶像都没有,里面只有一个牌子叫“皇天上帝”。中国祖先本来就相信无形象的上帝,老子庄子事实上是继承这个传统而来。
道,是中西文明真正的、深层的交汇点,是人类共同的、终极的信仰对象。
道,这个祖先们指向宇宙造化主的信仰用语,不肖子孙们竟然把它变成了一个象牙塔里的学术概念,真是反其道而行之。
倒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论证说,老子的道就是上帝。老子所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的"夷希微",就是"耶微"即耶和华的相似音,这个相似音在非洲、希腊、希伯来和中国,都是指上帝。
(出原文)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归信耶稣后,也发现老子与耶稣在精神上的血缘关系,发现耶稣的独特品格正在老子的预料期盼之中。
(学者访谈远志明)我在一所美国神学院读书时,发现《老子》与《圣经》有奇妙相通之处。经过好几年潜心研究,终于完成了这部书。
(著作镜头)
老子的道,是自有永有者,造化养育者,超越者,启示者,生命者,公义者,拯救者,这七点很像上帝的属性。
无神论者把道归于自然神,其实老子的道不乏人格特徵,有信实、有恩德、有慈爱、有赏罚、能赦罪、能教化。
更神奇的是,惜字如金的老子竟然重笔墨描述一位道的化身圣人,说他承袭上天大道的光明和永恒来普救世人。
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成为世人认识大道的中介。
圣人秉持大道本像,普天下的人都前往归向他,领受平安。
他外表粗卑、内怀宝贝,能将众人从过犯中领回来。
最后,老子竟然暗示这位圣人要受辱受难,却作主作王,直到永远。
这非常酷似道成肉身的耶稣。
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神圣的、跨越时空的谜团。
宇宙间令人百思不解的奥秘,本来就多得不可胜数,按着定时,会一一向人类显明。
老子迎候着这一天。
公元零年,他以最柔弱、最卑微、最屈辱的样式,来到中东,来到欧洲,来到美洲,来到中国。
从沉沉昏睡中将神州唤醒的第一声细语,中西文明的第一次拥抱,时隔两千多年后炎黄子孙们再度赞美昊天上帝的第一首诗歌,都是他带来的。
两千五百年来中国第一位具有科学素养的总理徐光启,第一位具有民主素养的总理孙中山,都是他的信徒。
康熙大帝衷心崇敬他,一度跟随他的使者步入世界文明的最前沿。
今天,越来越多的东方人开始意识到一个一直被他们所忽略的事实,这就是他们所追赶仿效的西方世界,其富强、科学、民主,同以耶稣为基石的基督教文明之间,具有一种不可分割的生命一体性。
噢,中国,你想要富强、科学和民主吗?你想长治久安而不再翻来覆去、和平相爱而不再自残自虐吗?那么,你就绝不能再照过去的老样子生活下去了,你绝不能依旧只见人道而不见天道,以人为本而亵渎昊天上帝。
当孤独苍茫的老子,远远望见他所企盼的大道化身,衣衫褴褛却气势磅礴地走来,脚步像风一样吹拂着人心,他是多么欢喜快乐啊!
毫无疑问,中华民族敬天、顺道、信上帝的古老道统,在二十一世纪交汇于耶稣的福音,必将是天上人间无与伦比的一件盛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