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4, 2006

为了1500倍的收益

cathy
国外对工业设计师的知识结构有这样的测定:一个工业设计师,是30%的科学家,30%的艺术家,10%的诗人,10%的商人、10%的事业家和10%的推销员。

黄蔚说自己其实很低调:“如果我能说成功,在于我对设计的热爱,在于我比别人多了那么一点点幸运、一点点努力和一点点敏锐。”
  
“我这一辈子,注定就是个好的设计师。”黄蔚的这句话,听上去有那么一点儿狂傲。但黄蔚并不觉得“狂傲”是个贬义词,她觉得设计师就是应该坚持自我。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就不可能做出最好的东西来。

现在的黄蔚,头上顶着太多的光环:进入海尔短时间内获得25项国家专利;美国GE/Fitch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在中国的首位员工;全球最权威的设计管理机构DMI(Design Management Institute)顾问委员会中第一个中国大陆顾问。

据测算,工业设计产品外观每投入1美元,就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

天生的设计师

黄蔚小时候特别淘气。“只有画画能够让我安静下来。”黄蔚笑了笑。

高中,黄蔚忽然“开窍”了,9门功课都以优秀通过会考。当时学习好的人,家长都倾向于选择理工科。为了能够坚持对绘画的爱好,又能满足家人的期待,她选择了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

国外对工业设计师的知识结构有这样的测定:一个工业设计师,是30%的科学家,30%的艺术家,10%的诗人,10%的商人、10%的事业家和10%的推销员。

黄蔚的自我和理工科背景帮了她不少忙。

在过去甚至现在,中国的企业并不重视工业设计。国内学工业设计转行的人很多。黄蔚同届的工业设计的24个同学中,只有5个人在真正做工业设计。“我不知道是不是现在只剩我一个人了。”

黄蔚很庆幸毕业时,能够加入当时国内在工业设计上走得比较前的海尔。

但即使在海尔,黄蔚也不能马上做设计。当年新招进去的员工,一律都被公司放到了车间里,最平常的工作就是打包。“而且当时只有500块钱的工资,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委屈。”对于设计的热爱黄蔚决定找点别的事情做。

于是,每天做完份内的工作后,黄蔚就到海尔的冰箱研究所“蹭活”。努力的结果就是她参与了海尔一系列产品的设计,包括海尔最新款的包装箱的设计:举着气球的海尔兄弟。

黄蔚说自己没有想过要出名,但在短期内获得了国家25项专利,使她成了海尔的名人。之后,她获得了去日本很有名的工业设计研究所GK参观、学习的机会。

在参观了GK之后,她在思考一个问题,难道工业设计师只是企业的“美工”,为什么工业设计师不能影响更多的人?黄蔚想:“我要去寻找一些东西,来促进和发扬设计行业的价值,但当时我并不知道那是具体意味着什么。”

在海尔的工作,让她渐渐明白:工业设计虽然已经受到了重视,但设计师还是受制于工程师。比如说工程师觉得水杯不应该是圆的,要改成方的,工业设计师就只有 改的份。 “设计师在产品出来之后大多时两种态度,要不已经认不出来了,要不就是羞于承认那是自己的作品。”而国内的很多企业,宁愿花大笔钱不断做模具,也不愿意拿 出一笔钱来好好地做做设计。模具若不合适,就丢掉。

于是,她离开海尔,考取了同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
  
国际公司的历练

离开海尔1年之后,黄蔚的研究生学业已经基本完成。她在考虑要找什么样的工作。

最初,她想进入美国通用电器(GE)。因为国内所有企业的管理思想,包括对工业设计的理念,都是学GE的。她的一个朋友知道她的想法后,就建议她去去GE/Fitch——美国通用电器(GE)控股的一家国际性的设计咨询公司,全球最大的设计集团之一。

当时,GE/Fitch为了开拓中国市场,亚太区的总裁每个月都要飞到中国来谈业务,但收效甚微。他们希望在国内找一个懂专业的人。 GE/Fitch当时在国内并没有招聘过任何人。但是在和黄蔚谈了一个小时以后,他们给了她5位数的薪水和“市场总监”的职位。

黄蔚说当时自己的英语也不算好,以至于第一次给老板当翻译时都是战战兢兢的。“我想他们之所以会聘用我,就是觉得我对于工业设计的理解和理念和他们很契合。”

最初做工业设计师出身的黄蔚,在进入GE之前,就知道自己之后的工作是市场、推介。“这是我自己追求的改变。”因为她觉得单纯画图纸,不可能让工业设计为人所接受。在黄蔚看来,中国的工业设计师也许做的不错,但是却不知道怎么让企业接受他们的作品。

“要让工业设计影响更多的人,在于和企业家之间的设计推广和深入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卖'给别人。”黄蔚告诉自己。

因为没有接触过市场,加之GE/Fitch国内市场是一片空白,从2001年10月进入GE/Fitch之后,在公司位于恒隆广场16层的办公室里,黄蔚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9、10点钟才能回家。她要在公司的内部网上浏览大量信息。

但进入实际运作,她做得还是比较顺利的。在美国通用电器GE/Fitch任职期间,黄蔚学到很多东西:她接触了很多大公司高层管理者,向他们推广国际性的 设计理念,展示设计如何帮助一个企业获得商业成功。很快,黄蔚在国内建立了GE/Fitch专业知名度,拓展了众多领域的顶尖客户,推进多项大型设计项目 合作。

去参加在德国科隆召开的第七届全球设计管理年会,黄蔚和博朗、柯达、飞利浦设计等设计管理者切磋交流,她发现在欧洲国家,有相当多的国际管理顾问公司,不 单纯做设计服务,而是把设计管理作为利器整合企业各种设计资源,为企业进行战略服务。而这方面的专业服务性的公司在国内还是空缺!黄蔚很爽朗地笑着说: “我认识到了真正的差距。”

每天晚上从恒隆广场的公司出来时,南京西路上的行人已经稀稀落落,昏黄的路灯笼罩着这座白天热闹而繁忙的城市,黄蔚忽然觉得自己开始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她发现了上海的美丽,甚至连灰白色城市上空刮着的风都非常可爱。

披星戴月工作的日子过了几年,在2003年7月,黄蔚又一次选择了离开。因为,她有了新想法,她要做自己的事业。
  
创办首家设计管理咨询公司

在为GE/Fitch工作时,她看到,国外的工业设计中心比较注重创意,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也非常的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作品就一定符合顾客的要求。”毕竟文化背景、思想方面存在的差异,对产品的要求会有很大的不同。

“我觉得国内的设计师执行能力太强了。”她去很多高校做过讲座,发现工业设计系二、三年级学生的执行能力就已经非常不得了了。他们画图、建模的能力一点都 不比外国的设计师弱。但是,国内的工业设计公司日子不好过,而且还在竞相压价。黄蔚想探究原因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黄蔚发现,国内外的工业设计公司的最大区别在于,像GE/Fitch这样的公司有一套非常完善、有利的设计管理体系。黄蔚设想把国外的这套流程和国内的人才结合起来。

9月,黄蔚在设计管理协会的支持下创办了国内首家设计咨询公司,取名“桥中” (CBI: China Bridge International),寓意公司将为中国和国际的设计交流架起一座桥梁。

“有些事看是一回事,看见了是一回事,看懂了是一回事,看懂了又能在实践中去应用、去体会、去提升又是一回事。”

桥中一成立,黄蔚就牵头举办了国内第一届“设计管理高峰会”。令她惊讶的是不仅很多工业设计公司的老总都来了,还有建筑设计、展览、设计研发机构、行业协会的人也来了。上海的6所高校还联合合办参与了这个高峰会。某高校的一位老师对黄蔚说:这是史无前例的。

国内的工业设计专业有专门的教材,但是设计管理方面的读物、教材十分希缺。黄蔚又联合国内的8大设计类高校,编了《国际经典设计管理文献及案例》一书。将 设计管理机构和哈佛商学院合作的设计管理案例成果引进,为国内的设计行业带来了急缺的设计管理方面的中文教材和读物。

在很多人看来,黄蔚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黄蔚说自己其实很低调,也不会刻意地去搞人际关系。“如果我能说成功,在于我对设计的热爱,在于我比别人多了那么一点点幸运、一点点努力和一点点敏锐。”
  
旁人印象:
很明确自己的方向

在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系殷正声教授看来,黄蔚是个特别有闯劲的女孩。这些年,她大的公司做过不少,也有和国外的交流。难能可贵的是一直坚持着对工业设计的热 爱。另外,这还是个特别愿意尝试的女孩,一般的年青人都在做设计,她呢,却转到了加强设计交流和设计管理方面上了。

而她的桥中的同事们说:“虽然她年纪比我小,但很多时候,她会让我忘记这个事实。因为她的想法、观念都很新颖,不能不让人佩服。而且这个人的观察能力又特 别强,能发现我们的难处。除开工作,黄蔚还是很开朗、很随便的,比较容易接近了。我只能说,现在像这样的老板,不多见了。”
  
专家访谈:
工业设计,是种资源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 殷正声教授

人们都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头脑是一种资源。其实除去头脑以外,应该还有可以被称为资源的东西。工业设计就是这样的东西。每一个企业都追求商业利益,而工业设计就是想法和商业之间的连接点。

工业设计在中国刚刚起步。中国的企业在初期,生产的产品是以模仿为主的。即使这样,它们也能有很高的收益。这种时候,是意识不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的。我们 经常可以看到中国制造出来的产品身上,有国外产品的影子。和国外相比,我们的企业每生产出一个美元的东西,能源的使用是国外的4倍。这就因为国内的企业做 的高端的东西少,设计开发的少。

很多院校都设了工业设计专业,每年出来的人非常多,从人数上来说,肯定是供大于需。因为学校的好坏以及个人能力的强弱,他们的收入肯定是有区别的。其实工 业设计师就是普通的设计师。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工业设计师有很多,但是真正优秀的却很少。所以没法说工业设计师有多大的需求缺口。

总有一天,总会有人开始发现要保护民族工业了;总有一天,中国的企业不再靠模仿度日了。那个时候,工业设计师肯定会成为一个热门职业的。
  
好的设计师要具备综合的能力:
   一、提升产品附加价值的能力
   二、创意激发(优良的环境与思考空间)
   三、智慧致胜(即使传统产品亦能颠覆产品逻辑)
   四、产品思考回归原点(以“人”为诉求重点)
   五、融入企业的文化与精神
   六、展望未来,发展新产品
   七、研发团队挑战极限,自我成长(企业必须重视专业力量、地位)
   八、企业有系统订定目标及策略(研发团队能够明确了解)
   九、增进国际观与语言能力
   十、创造自有品牌的能力
   (《工业设计信息网》《工业设计与产品、企业、市场》)
  
行业描述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一个外来名词,由英语Industrial Design直译而来。在我国曾被称为工业美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等。近年统一称为“工业设计”。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为工业设计定义: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凭借训练、技术、经验及视觉感受,赋予产品以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 工以及装饰以新的质量和性能。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市场开发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时,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工业设计的 核心是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过程可分为收集和选择信息、选择产品目标、构思产品形象、制定研究开发计划,产品具体设计这几个阶段。工业设计不仅涉及到一系列传统学科,如材料 力学、结构力学、强度理论等,还涉及到许多新兴学科,如人机工程、价值工程、仿生学、设计美学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成为现代工业设计的最重要的 手段。
  
国内的工业设计师的概况:

据悉,我国现有300多所院校开设设计方面的专业,但以艺术设计和环境设计居多,工业设计比较少,而且设计人才难有用武之地。一是我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 毕业生,真正搞工业设计的人很少,每年约有30%至40%的人流向包装和商标设计等行当,有40%到50%的人改行去搞装潢、广告。二是我国近20多年来 培养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总共只有3万人左右,这个数字,只相当于只有几千万人口的韩国目前该专业在校生的数量。

根据专家估计,我国工业设计师的需求缺口是20万。

如果企业愿意拿出10%来聘请有50%成功率的设计师,(5年以上工作经验就意味着50%的成功率。)那么这位设计师的收入是40万/年,即:3万3千元/月。

通常情况下,企业只愿意拿出大致2-5%来聘请这样的设计师,即国内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设计师的年薪一般在人民币10-25万左右。

本文来源:core1

阅读全文...